《紙房子》最終季心得: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在本文開始之前先說說這次下的標題:「竊鉤者誅,竊國者侯」,這句話是出自《莊子》,聽起來跟本質為劫盜作品的《紙房子》有點關係,畢竟都提及「偷竊」這個關鍵字,但似乎又沒那麼有關,別忘了《紙房子》目前四季半的劇情是圍繞在鈔票與黃金上,價值自然比鉤子昂貴許多,但又沒有到顛覆政權的程度,那麼難道是筆者(吾人)跟馬前總統一樣誤用典故嗎?我相信當你把整部作品看完,你腦海肯定也會浮現這句話的。

我非常喜歡犯罪類的作品,特別是主角係「壞人」或非法之徒的立場,如電視史上最偉大的影集《絕命毒師》、越獄題材的最經典作品《越獄風雲》,以及本文的主角《紙房子》(La casa de papel),而且有趣的是,《紙房子》與前兩者無疑是截然不同的題材,卻有著很相似的調性。雖然打著劫盜主題為招牌,但《紙房子》更著重在策略、談判與賽局的攻防,在第一部(第一、二季)與第二部(第三、四、五季)裡,教授與他的工作夥伴都是佔據某個金融機構進行多個計畫,往往只在最後一刻才撤離,不像其他劫盜作品會把逃跑視為計畫的一環,可能會出現飛車追逐、輪流搭乘不同交通工具逃離等。因此,本劇最大的看點自然是教授的連環計畫、與西班牙指揮所(警方與軍方)的鬥智鬥力、搶匪的情感變化造成計畫的不穩定,以及從第二部開始的不可預測之劇情。

劇透注意:如果你還沒看完第四季和第五季(最終季),那麼我強烈不建議你繼續閱讀下去。

這篇文章跟我以往在個人網站而非 Google 部落格之撰寫風格的差異在於:我比較偏好在這個平台作整體性的回顧,也就是一次談一整套漫畫、一次寫整季影集或動畫,像此次只寫最終季的情況很少見,原因在於:我過去已經在另一個部落格寫過第一季與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的觀影心得了,實在沒有太多心力再重新撰寫和介紹劇情,又覺得剪貼自己的文字不符合寫作風格,索性只寫最終季,同時回顧前四季並總結整部作品。

第四季最後是以奈洛比的死亡、「巴黎計畫」成功好讓里斯本進入西班牙銀行、教授與席耶拉展開對峙作結,緊接著最終季第一部分以軍方的步步逼近開始,外加人質們的叛亂躁動、教授等銀行外成員和席耶拉的鬥智鬥勇。在火力衝突中,這部影集的不可靠敘事者東京與軍隊成員同歸於盡,也是繼奈洛比後、又一位讓觀眾措手不及的主要角色陣亡。

整部《紙房子》的主角其實是教授與東京兩人,他們像師生、父女、也救贖了彼此,如果說第一部分是東京那短暫人生所閃耀的璀璨光輝,那麼第二部分就是揭櫫教授(賽吉歐)的真正想法和動機,我們直到最後才了解教授的所有秘密(有鑒於第一部裡並沒有描述太多教授和柏林這對兄弟的過往,第二部便以倒敘和插時的手法講述兩人的過往,以及西班牙搶案的設計過程;如果沒有一氣呵成追完第三季、第四季和第五季,其實這種回憶手法滿干擾的,但前提是「沒有一次看完」;如果有一口氣看完,而不是每季間等上數個月製作和拍攝,會有種恍然大悟的驚喜,而且對於最後期劇情的發展相當重要)。

在最終季第一部裡,教授等人幫助席耶拉順利生產,並與她達成短暫的利益交換,答應會協助她抹除刑求里約和非法囚禁里斯本的紀錄,但席耶拉彼時還沒有真正信任教授,一心想著抓拿他去跟塔馬尤談條件;在第二部開場,趁著教授等人困於東京死亡的悲傷時逃跑,並在一番飛車追逐後綁架教授。然而,塔馬尤並不信任她,除了逮捕教授一行人外,他更想讓席耶拉承擔所有的責任與醜聞,至此席耶拉才相信:教授才是唯一能幫助她的人。

最終季第二部的最大亮點無疑是教授與席耶拉的聯手合作,兩人成為了戰友,並想方設法從藏匿的社區裡、擺脫軍方之戒嚴管制並回到他們的秘密基地,完成行動的最終步驟。我們多數時候只會看到教授坐鎮在螢幕前指揮搶匪們的行動,很少看到他捲起袖子親自動手,但在第二部我們得以看到教授的身手和隨機應變的超強能力,以及他又一次取得女性敵人的信任、同時化敵為友。

我非常喜歡教授與席耶拉間的互動與對手戲,並不是像跟里斯本發生戀愛關係,而是成為心靈上真正的朋友,理解彼此的痛苦(這裡並沒有要比較里斯本跟席耶拉的意思,兩位女性的能力同樣優秀,都是憑藉一己之力找到教授的所在,但考慮到席耶拉在最後關頭協助教授找到被拉斐爾偷走的金磚,她的設定更接近智囊,而里斯本則像是團隊調和者及教授不能親臨現場的分身),甚至以局外人的身份、與馬賽等人一同被渲染了行動即將成功的熱情和喜悅。

回到整起西班牙搶案的核心:「黃金」,教授多次提及「只要你們能把黃金運送出來,我就能把你們救出來」,我曾經把這段話評為劇情推動的麥高芬,畢竟行動初衷是以銀行內的國家機密和作為國家經濟擔保品的九十噸黃金為籌碼,將被非法囚禁在世界某處的里約救出來,但別說如何用黃金換取實質被困在銀行裡的搶匪,連要如何運出去都有困難。在最終季第二部藉由柏林和帕勒莫之口,講述了整起計畫的作法:將黃金熔化成金粒後,藉由西班牙銀行金庫的水壓和他們帶進銀行的機器,將金粒由排水系統輸送至遠方的雨水儲槽、再鑄成金磚,以此方式隔空轉移九十噸的黃金。

教授的底牌就是用這些金磚和政府對賭,藉由對外宣傳他們盜走國家經濟的擔保品,藉以重創整個金融市場、讓西班牙面臨重大經濟危機為籌碼,要求塔馬尤放人(這裡也是教授善於使用資訊戰的一環,藉由拍攝並上傳黃金熔化和搬運手法的影片,讓指揮所無法隱瞞銀行內的所有訊息),然而此時卻出事了:一支來路不明的隊伍冒充成警方,將教授等人辛苦運出來的金磚盜走,換言之,教授失去了與塔馬尤談判的籌碼,尤其是發生在特殊部隊攻入銀行,並逮捕帕勒莫、里斯本等人的情況下。

《紙房子》和諸多犯罪作品最讓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一個看似完美計畫裡所潛藏的不穩定因素,如教授本人的大意和失算、行事衝動的東京和丹佛、因為射傷阿圖羅而精神崩潰的歌德斯爾摩等,而緊要關頭的失算卻是來自過去的親人,也就是柏林的兒子、教授的姪子-拉斐爾。這裡我們總算能理解為何第三季開始會頻頻穿插柏林的過去,因為他早在不知不覺中洩漏的搶案計畫給枕邊人,而當西班牙銀行一出事,拉斐爾便聯想到自己的父親所擬定的計畫,密切關注教授等人的動向,並提早警方一步來黑吃黑,讓教授等人吃了大虧。

一切看似回天乏術,拉斐爾等人究竟把金磚帶到何處是難以在短時間內查明的,況且塔馬尤也沒有給他太多時間,因此,教授作出了迄今最大的賭局,他把這個重責大任交給席耶拉,信任她、並請求她協助完成最後這件事(而她也同意了,並使出渾身解數找到金磚,同時與趕來的拉斐爾團隊談判),便隻身前往西班牙銀行,與塔馬尤展開最後的對決。

《紙房子》的最終高潮到來,教授與塔馬尤面對面談判,同時藉由對方之口進行了最終計畫,他按照約定將金磚歸還,但他歸還的卻不是原本的金磚,而是鍍金青銅,這是所有人(包括教授的親密愛人里斯本)都不知道的計畫環節(但帕勒莫有大略猜到教授的意圖),因為教授很清楚:一旦他們歸還金磚,也的確活著離開西班牙銀行,塔馬尤和警方仍會持續追緝他們,就像離開皇家造幣廠那樣,而這並非一勞永逸之計,他選擇將真正的黃金作為永遠的籌碼,以交換往後的自由人生。無可奈何之下,塔馬尤只能對外宣布搶匪已被擊斃,僅有少數人知道西班牙政府如同紙房子般脆弱(因為銀行裡的黃金擔保品實為青銅),並不再通緝教授等人、讓他們開啟新的人生。

我們在最終季知曉教授和柏林的家族世代都是竊賊,教授表面是想救出同伴、實現死去兄長的宏大計劃,內心深處卻是渴望著刺激,也恰巧里約失手被捕,讓他得以實現自己的勃然野心,這也是為何他選擇執行西班牙銀行搶案這個充滿諸多不確定因素的計畫。到了最後,如同東京信任的那般,永遠都有備用計畫的教授的確是他們的守護神,但不僅如此,他也從個性乖僻、沉穩偏執、不喜歡風險的穩健計畫執行者,成為了史上最大的投機者與犯罪家,其罪犯之血脈開始沸騰,他偷走並玩弄了整個國家的經濟基礎,他藉由魔法般的手法欺騙了所有觀眾,他大膽與政府對賭、並在牌桌上獲勝。有人可能會認為教授這種行為似乎跟前幾季故事賦予的「義賊」形象不符,因為行動結果意味著全國公民的經濟都會受到影響,但我反而認為這才是劫盜作品應有的情節:搶劫從來就不是正義,它應該是邪惡的、會讓一部份人失去財產,只是《紙牌屋》裡是拿全西班牙人民開刀,對抗動員了不少極權手段的政府也只是過程,而不是目的。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紙房子》與《越獄風雲》、《絕命毒師》很相似的原因,與《越獄風雲》相似之處在於:第一部實在太過優秀,正如《越獄風雲》第一季那般,以至於後續故事有股狗尾續貂的味道,更像是為了滿足觀眾和顧及收視率而盡可能延伸不必要的故事發展;然而,《紙房子》最終季卻卻告訴我們為何第二部應該存在:因為它是關於教授的故事,正如《絕命毒師》最後、沃特懷特理解到自己深深喜愛製毒與販毒的過程,他樂於成為殘酷的海森堡,而非被他人忽視的好好先生,因此蛻變為電視影史上的大魔頭,而教授的終極野心也因此滿足,過程有所波折、甚至犧牲了奈洛比和東京,但他還是把其他人都救出來了。

我個人很喜歡這部影集,也很滿意《紙房子》的大結局,教授等人獲得了真正的自由,相比於第一部皇家造幣廠落幕是一個更加真實的收尾,他們握有金磚為籌碼,和西班牙政府達成賽局上的平衡;名義上的死亡讓他們得以使用新的身份、展開全新的人生,也不必再躲躲藏藏,協助他們到最後的席耶拉也得以和女兒到國外過上新的生活。影集最後被特種部隊護送的教授(等人),望著直升機外的夕陽若有所思,尋求刺激的他是否再構思下一個計畫?抑或滿足生平最大的夢想、完成和兄長的承諾(或者說未竟之事)後就此引退?我們不得而知,畢竟透過某些暗示(如拉斐爾的行為,以及教授希望自己能成為竊賊的父親),這個家族似乎注定要持續進行犯罪事業,但那也不再重要,因為《紙房子》至此落幕。

回到本文一開始書寫的內容,這下你能理解為何我定調文章標題為《竊鉤者誅,竊國者侯》了,教授等人在搶案過程經歷不少武裝攻擊和不合程序的執法過程,要求他們為數億歐元的印鈔行動負責,然而當他們真的偷走了舉國財產,卻能以假死狀態「無罪釋放」,這或許是《紙房子》最後想傳遞的嘲諷和黑色幽默吧。

廣告

1 則留言

發表留言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