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被殺覺悟的人,才有資格開槍。」魯路修蘭佩洛基

前言

拖了近一個月,終於要來寫《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我認為是這個世代最偉大動畫作品的心得,這段期間反覆觀看精彩片段、總集篇三部曲電影和外傳《Code Geass 亡國的阿基德》,以下會以個人的觀看心得和網路找到的資料,介紹並分析《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這部神作(無庸置疑,以下絕對有劇透,請自行斟酌)。
劇情概要

《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コードギアス 反逆のルルーシュ)》是由日昇動畫製作的 Code Geass 動畫系列。故事中描述 2010 年不列顛帝國為了奪取日本的地下資源而侵略日本,在不列顛帝國強大的兵器惡夢機架(Nightmare)下,日本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被征服。 2017 年,獲得「Geass」的力量,立志要粉碎不列顛帝國的黑色王子魯路修,以及立志從帝國內部進行改革的白色騎士朱雀,在世界中所掀起的巨大變革。
其實單純就劇情概要,一開始在 NETFLIX 上下載第一集來看之後,我並沒有特別感興趣、想把全劇看完的動力並不強,後來看完《罪惡王冠》、發現有些人會拿這兩部作品作對比,再加上《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在 NHK 的百大動畫票選中排名第七,勾起我想完食這部舊作品的念頭;在這學期甫開學一週內,五十二集毫無冷場、各方面都臻至完美的劇情深深震撼了我,有著控制人心之力量的奇幻元素、充斥科幻感十足的人形兵器戰鬥場景、校園日常生活和借鏡亞瑟王傳說的《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卻深刻地描繪人性、政治、善惡之別和幸福的真諦,這是我過往所看過的任何作品未曾到達的深度。
人物設定

劇名《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主角正是魯路修蘭佩洛基、神聖不利顛尼亞王國的皇子,有著縝密的思考力和決斷的行動力,因為母親被殺、和妹妹娜娜麗被作為人質送至日本(劇中為「第十一區」),矢志復仇、粉碎帝國。這類思考型主角讓人聯想到《死亡筆記本》的主角夜神月,兩者同樣意志堅定、鬥智場景蔚為經典、為達目的幾乎不擇手段、家人(由其是妹妹)皆為弱點、偽裝身份成就大業等,但差別在於:「零」魯路修並非孤獨一人,黑色騎士團、與他締結契約的 C.C.、樞木朱雀等人都在不同時期給予幫助,而月幾乎是獨自一人承擔「奇樂」的稱號,與他親近者幾乎只是他掩飾身份的工具,掉落死亡筆記本的死神路克也是中立的存在(並不會幫助月),或許這決定了兩者終局的差異。

魯路修的摯友與敵人樞木朱雀,出自沒落的前日本政治世家,意志堅決(甚至更勝魯路修)、操作機體「蘭斯洛特」,在第一季處處與魯路修率領的黑色騎士團針鋒相對,季末因為愛人尤菲米亞死於「零」的槍下而怨恨魯路修(兩人糟糕的互動在《Code Geass 亡國的阿基德》可見一班,朱雀甚至差點失手殺死失憶的魯路修);第二季依然緊盯魯路修的一舉一動,在共同進入「思考階梯」後,選擇站在魯路修的一邊,直到結局和「零之鎮魂曲」的磅礴完成。

紅月卡蓮我認為是這齣作品真正意義上的女主角(C.C. 比較像魯路修的共同體,能夠生死與共、互相理解,但對於劇情推動的幫助不大),出色的作戰能力和想打造更好世界的決心、對於「零」魯路修的支持與信任等特質,在多次戰役與行動中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也是最早知道「零」的真實身份、理解魯路修試圖犧牲自己的「零之鎮魂曲」的真義,或許也可說是最能代表黑色騎士團意義的角色。

其他人物這邊就不詳談,我認為《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的人物設定相當成功,許多看似不重要的角色,卻有著深色的戲份,例如傑瑞米亞哥德巴爾德,原本以為只是個最早敗於魯路修的軍人,後期重生而被賦予解除 Geass 的能力,恪守騎士道、因為王妃瑪莉安娜(魯路修之母)的緣故效忠魯路修,在最終決戰和「零之鎮魂曲」卻有不俗的表現。另個例子則是魯路修的學生會同學妮娜,我起初以為只是個迷戀尤菲米亞、做出瘋狂舉動的無知女生,但其研發的核武「愛之女神」在第二季影響許多劇情的進展;儘管被俘虜、能破解「愛之女神」的技術被魯路修奪走,仍願意為了尤菲米亞所嚮往的世界、站在魯路修的一方。

全劇出現非常多人物,戲份有多有少,卻都是不可或缺、讓劇情得以運作的關鍵齒輪;我唯獨認為描繪欠佳的是暗戀魯路修的夏麗,她的愛情感覺只是盲目、而不是真的理解魯路修的本質(因為她至始至終都不知道魯路修的過往和皇子的身份,在不理解魯路修一連串行動的意義下的愛情是盲然的;所幸劇場版有更改其死亡橋段,讓這個缺點有機會被彌補,亦即夏麗在劇場版中、魯路修稱帝後可真正了解他),被羅洛殺死的結局我認為是「莫名其妙」(幸好劇場版改動這段劇情),完全是可以避開的,儘管促成魯路修決心消滅「嚮團」、其殲滅實驗者的行動也引發黑色騎士團的反彈、間接促成日後的反叛,但應該可以有更完善的動機(同樣是這類青梅竹馬、愛慕主角最後死去的女角色,《罪惡王冠》中的祭的死亡更有象徵性,使得集走向暴君之路,而且她也是前期唯一了解他本性的角色)。
成長弧線

魯路修的變化可說是微妙且最為有趣,相較於朱雀對於公理一如既往地執著、卡蓮對魯路修的絕對信任(即使在知道「零」的真面目後依然如此)變化不多,抑或原本就對「零」有所懷疑的反抗軍、後來的黑色騎士團,在最終被休傑奈爾言論影響而背棄魯路修、對觀眾而言雖然震驚卻在意料之內,他的成長是隱性卻有跡可循。從第一季彷如遊戲戰場、下棋般指揮黑色騎士團的作戰並以此樹立聲望與民心,卻毫無具體目標(我不認為單就毀滅神聖不利顛尼亞王國、殺掉所有皇室成員就能達成他想為娜娜莉打造美好世界的理想),他一旦遇上可能會打敗他的對手就陷入慌亂(例如峰迴路轉的劇情中,魯路修的行動總是因為朱雀的程咬金而挫敗;遇上能洞察人心的 Geass 使用者毛,幾乎是落於下風,甚至不得不和朱雀聯手、被迫消除夏麗的記憶),這也是為何他在季末陷入窮途末路的窘境,即使他有建國的理念與對應行動,卻被尤菲米亞想建立日本特別行政區的宣言輕易粉碎。

第二季起,魯路修的行動變得更加有系統,除了建立同盟、應付校園生活、對抗窮追不捨且懷疑其恢復記憶的朱雀等人,他不輕易捨棄任何人、行動更加謹慎,更企圖建立超合眾國,實踐他的建國理念;神根島與父親查爾斯決戰、了解母親之死的真相、和朱雀等人一同進入 C 的世界後,魯路修的「零之鎮魂曲」構想逐漸形成,一無所有的他發現這是個能夠實現終極目標、破壞休傑奈爾將形塑的世界的最後作法,在第二季後期的立場反轉,反而抗衡自己信任、並肩奮戰已久的黑色騎士團、以不利顛尼亞皇帝的身份;甚至可以說:魯路修從皇子、學生,走向叛軍、英雄之路,最終成為王者、傳說,以自己的鮮血與生命,獻給更好世界的開端,這樣的轉折隱微卻扣人心弦,可說是這齣作品的神髓。

魯路修與朱雀的黑白對比更是一絕,前者為「黑色王子」、代表體制外的破壞,後者則是「白色騎士」、代表體制內的改革,兩人的衝突與理念對撞很有看頭;第二季時,彼此深愛事物都被奪走、幾乎被原本所屬團體捨棄,兩人再度重新互相理解、殊途同歸,或許能懷有芥蒂、卻仍是最好的朋友、最能了解深層想法的好兄弟,黑白間的隔閡逐漸消去。最終,魯路修稱帝、擁有愛之女神彈頭並一統世界,身穿白色皇袍,而朱雀依計畫成為黑色的「零」,流著淚、背負成為英雄的宿命殺死世界惡人(魯路修),黑白反轉達到最高潮,魯路修反倒從體制內毀去前任皇帝留下的種種,並藉由朱雀那體制外的破壞,使得世界各國能齊聚一堂、合桌討論且戰爭不再,此處的對襯與轉變是我所看過類似雙主角制(但嚴格來說,朱雀不算主角,卻是烘托魯路修理念與立場的重要人次)作品最出色的。

第一季與第二季雖然劇情幾乎不同,但仔細觀察可見遙相呼應的高妙對照,例如第一集同樣都以「魔神」開頭,講述「零」的誕生與復蘇;同樣都有校園日常片段,而且都差點讓魯路修的身份與心理狀態(是否失憶)曝光;尤菲米亞與娜娜莉兩位對魯路修生命重要的女性,不約而同選擇與他對立的一方,但她們想達成的、卻與當時魯路修心中所想接近(尤其是娜娜莉想讓所有怨恨集中在達斯摩克斯上,再與之同歸於盡的想法,不僅令魯路修震撼、因為他發現自己與妹妹想做的事是相同的,也提早讓觀眾一窺「零之鎮魂曲」的核心想法);最終集都有魯路修和朱雀對峙的畫面、卡蓮發現真相(一個是「零」的身份,一個則是悲傷地了解並接受「零之鎮魂曲」)、留下些許伏筆等,能夠互相在細節上相映,不僅饒富趣味,更是巧妙得叫人五體投地。

故事設定

我非常喜歡劇中對於政治鬥爭的闡述和關於國家認同的討論,例如第十一區成立行政特區或獨立建國的衝突,不只造成黑色騎士團的民心減少、意義不再,也讓人聯想到台灣前途的現況,獨立建國、擁有國際承認的主權(這邊必須說的是,我認為台灣完全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但這邊強調「擁有國際認可」只是為了與劇情作對比),抑或在中共「一國兩制」的規範下變成另類行政特區,這點真的很有意思;也因為如此,我從不認為《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只是給年輕人、中學生看的熱血作品,而是值得成年人深思、與島國命運關係緊密的成人向作品。
「零之鎮魂曲」所造就的和平、逆轉結局帶來的高潮,可說是這齣作品最令人津津樂道之處,看似突如其來的死亡,卻是合理鋪陳下、順著魯路修的經歷與失去等脈絡下的必然結尾:成為下一個獨裁者、大一統的帝王,就能為世界帶來和平嗎?下一個「零」是否會再起、篡位,世界再度陷入動盪中?握有無上權力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嗎?

魯路修之死所造就的終曲、由他主導的勝利,讓我想到《紙牌屋》原作小說第三部曲的反高潮結局,主角法蘭西斯厄克特刻意讓自己被暗殺,損害對手的民調與聲望,成為史上任期最長的首相,不惜一切造就千古名望。這類主要角色之死卻帶來更完善大局的故事,我一向非常喜歡,也是這類史詩作品最匹配的壯闊決局。
關於幸福真諦的討論也很有意思,這段話是我在網路上看到的,儘管我沒有特別印象魯路修講過(但也可能是被我忽略掉):「幸福是什麼? 幸福若有形態存在於世上,會是怎麼樣的呢?或許就像是玻璃珠吧! 因為平時並不會特別被察覺到,但它確實地存在着,證據是:我們只要稍微改變觀察的角度,玻璃就會映照出光芒,比任何事物都更雄辯地主張自己的存在。」片中魯路修致力為羸弱的胞妹打造更美好的世界,因此對於什麼才是「幸福」有許多討論,包括爭論戰役與行動背後的結果、不得不付出的代價是否值得等,在此不多贅述,但許多時刻這些討論會推動劇情的起伏、並引發影響更深遠的事件。

劇中配樂

片頭曲、片尾曲和插曲並非全部都讓人印象深刻,卻值得反覆一聽再聽,歌詞也與故事當下的時空環境相關。我個人尤其喜歡全季季終的《Continued Story》,歌曲在魯路修道完最後一句台詞後響起,歌詞提及「光明未來」、「我們的王」等概念,可說是完美契合魯路修想開創的世界,以及深愛他的人對他的思念。
相關作品
很多作品都喜歡用圓桌武士的元素來點綴劇情,《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也不例外,但有三點是我覺得相當有趣的:第一點是最重要的,也就是我不認為魯路修是「亞瑟王」的化身,「亞瑟王」應該是整個神聖不利顛尼亞王國相關人事物,因為這樣的設定會讓以下兩個假設變得更合理;第二點是朱雀與尤菲米亞的相遇,前者代表「蘭斯洛特」(從他駕駛的機體名稱可知),後者根據維基百科似乎代表「關妮薇爾」,她與一般皇族不同的想法可視為「背叛」亞瑟王的舉動;第三點則是莫德雷德、根據傳說最終顛覆亞瑟王等人的不義之徒,仔細回憶駕駛「莫德雷德」機體的阿妮亞,她的記憶被瑪莉安娜佔據、篡改,而眾人在神根島的二次決戰,間接造成查爾斯及其王朝被魯路修顛覆(我知道關聯性有點牽強,而且阿妮亞也不算叛徒,但單純就各自造成的結果,這種說法是合理的),也與莫德雷德的事蹟相似。
能夠控制人心的王之力 Geass,以及其所有者、毀滅龐大帝國的魯路修,則讓我想到西方科幻三巨頭之一的以薩艾希莫夫,其作品《基地》系列有個同樣具心靈操控能力的角色「騾(Mule)」,也是以己之力顛覆帝國、威脅謝頓計畫與「基地」的偉大征服者。當然,兩者能力有很大的差異,且兩人運用的計謀、戰略在不同的地理與時間尺度上也不可等同視之,但光是想想這兩部經典作品的相似性,不是很讓人雀躍嗎?
總評


總結來說,《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真的是全方位的傑作,或許也是我短暫且少數看過的動畫作品中最優異的作品(不光是我、廣大粉絲和 NHK 票選結果,連具指標性的娛樂媒體 IGN 評出的「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二十五名動畫角色」中,魯路修位居十八名,可見其在東西方擁有的廣大魅力與影響力),再多的言語和文字也無法阻擋我想介紹(或推坑)它給其他還沒看過或想再複習的人知道,這部作品究竟多麽經典、多麽好看、多麽雋永,非常、非常推薦我心中的神作《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
圖片來源:IMDb
後記(2020 年 12 月)
Tweet
幾個月前,台區 Netflix 上架了《反叛的魯路修》總集篇三部曲和新作《復活的魯路修》,時間不太充裕、無法把兩期動畫追完者,倒是很推薦直接看三部曲、再回頭補完動畫才有的一些細節。這裡再稍微分享我對《復活的魯路修》一些心得,儘管我當時直衝電影院看首映,但近期數次重看、還是有些不同的感受。
由於原本作品的鋪陳已經很完整,《復活的魯路修》的結局實為一個新的開始,不太會影響動畫結局,但對於粉絲來說仍讓人懷念不已,如魯路修復活後施展的 Geass 之力、朱雀和卡蓮駕駛久違的機體並肩作戰、魯路修施展計謀和展開絕地反擊等,都讓人想起那些熱血沸騰的鬥智鬥力場景、不禁拍手叫好;過往故事調性的重現(如魯路修在片尾決戰時喊出了實際上毫無意義、卻能混淆齊爾茨斯庫蒙王國要員的「最終作戰」,讓人想起他為陷害傑瑞米亞、而無中生有的「Orange」一詞)和人物間的互動也非常有趣,我個人尤其喜歡扇要對當時背叛魯路修的歉意和愧疚,並表達願意服從魯路修的安排的決心,算是人物本身的救贖以及對於觀眾責罵的平反吧!
整體來說,《復活的魯路修》更偏向情懷續作,也讓我們得以一窺「零之鎮魂曲」完成後的世界樣貌變化(包括輸出傭兵為經濟主軸的齊爾茨斯庫蒙王國,反而因為「和平」而蒙受損失),其結局或許將直接影響上個週末(官方刻意安排在魯路修的生日 12 月 5 日)發布的新作情報、圍繞在 Code Geass 上的新故事《奪還的零》,究竟新的十年能否帶給人們更勝以往的驚奇呢?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2則留言